内蒙古博物院“团青沙龙”(第六期)活动于10月25日下午在内博阅吧开展。活动邀请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教育主管刘弘轩,以《开放 共享 创新——对“发挥好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践与思考》为题进行交流分享。
刘弘轩,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教育主管,拥有12年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经验,主要负责博物馆社会教育项目的研究、开发、实施与推广。参编《内蒙古博物院青少年教育项目库》、《草原寻宝记》等文博类图书5部,发表《如何在教育体系中发挥博物馆课程的作用》等学术论文6篇。设计策划的《阿爸的马鞍》课程被评为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十佳教学案例”,主讲的《打造博物馆品牌教育项目的路径探析》课程入选全国文博网络学院课程库。
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是连接公众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桥梁。通过在线上、线下举办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讲座等,激发公众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热爱。博物馆教育不仅限于馆内,更应该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活动现场,刘弘轩老师与青年互动交流,从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出发,归纳了博物馆教育的特点,阐释了主流博物馆教育理论,分析了博物馆教育在当下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重要价值。同时,以近些年内蒙古博物院开展的教育实践为例,梳理博物馆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品牌打造的思路。
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为博物馆教育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是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基础。开放性、共享性和创新性是博物馆教育思考与发展的关键方向。当前的博物馆教育需要与时代同步,不断通过创新和扩展教育项目,让更多人体验到博物馆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