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23 10.08

打印

清剔红春寿宝盒

浏览次数:8257

图片.png

  清剔红春寿宝盒。口径27.8厘米,足径22.2厘米,高11厘米。该藏品为二级文物,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其盖面中心为一“春”字,春字圆形开光内雕寿星端坐树下,身侧卧一仙鹿。春字两侧,饰有云龙纹,下方为聚宝盆,盆内饰珊瑚、象牙、犀角、宝珠、经筒、盘长结等纹饰,并有三色霞光射出。盒盖和器身的周壁纹饰基本相同,各有四组开光,开光之内雕人物故事纹,开光之外为方胜、珊瑚等杂宝纹。寿星、“春”字、宝物合“春寿宝”之意。颜色艳丽,形制正圆。所用剔红工艺,是我国传统漆器工艺的一种,始于唐,兴于宋元,明清时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剔红是在木胎或金属胎器物上刷几十甚至上百层红漆后,再雕刻花纹,经过打磨抛光后成形,对匠人的刀工要求极高,耗时长久,极为难得。
  此件春寿宝盒为故宫博物院调拨至内蒙古博物院的藏品,为清代宫廷守岁的遗物。皇帝后妃们在除夕夜守岁,各宫要摆放吉祥盘、消夜果盒。吉祥盘内摆放五个青苹果、红枣、栗子、磨盘柿子,谐音“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春寿宝盒当成消夜果盒用来盛放点心。新年伊始,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春的到来代表了新希望的到来,迎接新的劳作,新的挑战,“春”之一字正是一切新事物的代表,是一切新希望的憧憬,是我们对新一年的期望,不管过去如何,春天总会迎来新的萌芽。
  宝盒四面开光内所做图中,第一幅图描绘两老者对坐,长须冉冉,宽袍博带,右侧一童子抱琴侍立,远处一老者执杖而行,应为携琴访友图,这是常见的中国绘画题材,在古代瓷器、漆器和雕刻中十分常见,但其源渊不可考。第二幅图描绘一人骑马行于山林中,后跟随一侍者,近有小桥,远有高山林木,相传唐代诗人李贺作诗前不会闷头苦想,而是每日出游,骑一瘦马,背上锦囊,得一妙语即封入囊中,世人留下典故称“李贺寻诗”。第三幅图中,二位老者立于树下,其中一人回首与老友讲话,抬手指向远处,侍者手端一盒侍立。第四幅图中,一人拱手作揖行礼,一人留长须,执手而立,回首与前者交谈。纹饰设计丰富繁琐,刻画精美,是乾隆风格的体现。
  春寿宝盒,雕工纤细精美,纹饰寓意吉祥,不仅是实用的盛器,而且是珍贵的艺术品。这种宝盒早在明代嘉靖时期已有制作,因乾隆帝极爱此物,所以仿制了一批,形制、图案、纹饰均与嘉靖时期一致,多件均有“春寿宝盒”字样,可惜此件藏品没有发现落款。目前国内多个博物馆内藏有春寿宝盒,在英国白金汉宫亦藏有一件乾隆皇帝用来当作礼品的春寿宝盒。

典藏部云彩凤供稿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