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24 04.11

打印

文物保护:守护历史文脉 传承中华文明

编辑:陈昱昊 郑妙

浏览次数:5397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底蕴。通过保护修复还原文物风貌,让文物活起来是内蒙古博物院推动北疆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始终坚持保护第一,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北疆大地上的文化瑰宝重获新生,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河中熠熠生辉,为文化传承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一、建设有态度,极度负责的“责任”文化环境

  文物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精神宝库,加强文物保护,留住这些文物财富,是每一个文保人的责任。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科学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为了最小干预前提下达到最大限度修复文物原貌,亦可谓匠心匠人,殚精竭虑。文物保护部始终绷紧责任意识的红线,以负责任的态度审慎对待每一件文物,在每一次文物出现“疾病”需要医治的时刻,如医生一般“望闻问切”,查明病情,精准干预,完成好文保人“文物医生”的使命。

image.png

  从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女神像、汉代龙首青铜灶,到辽代绣花罗荷包等至少近千余件文物及时住进文物保护部的“VIP病房”,在“文物医生”悉心治疗下,药到病除,重新焕发生机,让文物响亮地“发声”、让历史有底气地“说话”,讲好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image.png

保护后馆藏元代纺织品文物

image.png

纸质类革命文物修复前后对比

  二、打造有敬畏,坚定站位的“立场”匠心文化

  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坚持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尊重文物历史原貌,坚持对文化的敬畏、对匠人精神的追求、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对自身使命的坚守,坚持发掘、保护、利用文物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社会、历史、美学价值,激活其生命力,以文物为媒介,以文物为中心,让文物成为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让文物“开口讲述”,以优秀的文化让北疆文化品牌深入人心。

image.png

  2023年,保护修复馆藏铜鎏金文物53套271件,馆藏纺织品文物11件,抢救性保护修复一批出现严重霉变的纺织品文物,今年先后完成了一批纸质类革命文物、馆藏北朝紫色突厥骑帽的保护修复工作。

image.png

  三、践行有技术,融合传统的“科技”发展思路

  内蒙古博物院始终致力于不断改变现状,突破瓶颈,以文物保护部为主体,通过有效提升文保人员专业素养,建立健全文物保护人才及技术“蓄水池”,持续规范细化文物保护工艺标准等方式提高文物保护修复水平;通过延续传统修复技术,积极引入新科技手段,挖掘文物及历史资料,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和历史依据,避免陷入“保护性破坏”陷阱;完善预防性保护技术,实时动态数据监测,为院藏及展览文物保驾护航。

image.png

  文物保护部作为保证文物安全重要支点,默默付出,保持保护修复文物“稳”“准”的工作节奏,保障馆藏文物“身体无恙”,保障各类展览顺利如期举行。百余件饱含文保人心血和汗水的沧桑文物在得到保护修复后,得以揭开神秘面纱,健康地走进内蒙古博物院《交融汇聚》、《边关岁月》及《北疆印迹——中华文明特性展》等展厅,自信地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与北疆文化的情缘。

image.png

展前文物养护

  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也是文物 “活起来”的基础。内蒙古博物院将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让更多文物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深厚滋养,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