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历史的长河中,革命遗址作为民族记忆的实物载体,承载着无数先烈的英勇事迹与不屈精神,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革命遗址,让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教育激励作用,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八一南昌起义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革命遗址文物保护的迫切性与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创新保护策略与措施,以期为革命遗址的永续传承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
革命遗址;南昌八一起义遗址;文物保护
南昌八一起义遗址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光辉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价值的遗址正面临着自然侵蚀、保护不当等多重挑战。因此,深入探讨革命遗址文物保护的策略是对历史遗产的尊重与守护,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一、南昌八一起义遗址概述
革命文物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关乎民族记忆的延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随着国家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相继出台。2020年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江西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全面加强了对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南昌八一起义遗址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独特的江南传统建筑风格与深厚的革命历史底蕴相得益彰。作为起义的指挥中心,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一系列重要决策的制定,是南昌起义的重要遗址。此外,朱德旧居、叶挺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图1-3)等,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起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遗址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更通过生动的历史叙述,向世人彰显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与坚定的理想信念。
图1朱德旧居 图2叶挺指挥部旧址 图3贺龙指挥部旧址
二、南昌八一起义革命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一矛盾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上,还深入遗址日常管理的细微之处。以朱德旧居为例,这座位于南昌市民德路东段花园角2号的历史建筑,其内部的木地板因年代久远而显得脆弱,一块破损的木地板成为保护与利用冲突的直接体现。在理想状态下,保护与开发应当相辅相成,共同实现遗址价值的最大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二者之间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导致决策时难以权衡利弊。对于朱德旧居木地板的破损问题,尽管已设置了警示标识,但仍有个别参观者不慎踏足,这不仅加剧了木地板的损坏程度,还埋下了安全隐患。这一问题虽小,却折射出保护与利用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2]。
(二)遗址管理维护机制不健全
革命遗址的保护不仅关乎遗址本身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更直接影响到其历史价值的传承与延续。从管理层面来看,当前遗址的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这导致在遗址的日常管理中容易出现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与此同时,遗址保护所需的资金往往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使得在遗址的日常维护、修缮和保养等方面常采取临时性、应急性的“局部修补”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遗址保护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滞后。在南昌八一起义革命遗址的保护中,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尚不充分,导致在遗址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3]。
三、南昌八一起义革命遗址文物保护的具体策略
(一)打造专业尽职的“八一守护人”队伍
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革命遗址保护与传承工作尤为重要。面对文物保护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组建了一支由馆长亲自挂帅、汇聚各科室业务骨干的文物安全研究团队。这支团队堪称遗址保护的“智囊团”,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遗址的每一次加固修缮、安防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团队成员中不乏文物安全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凭借对文物材质的深刻理解、对修缮技术的精准把握,参与并主导了总指挥部旧址加固修缮工程、贺龙指挥部旧址维修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论证与实施。这些工程不仅有效改善了遗址的保存环境,还在保护修复技术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为同类文物的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此同时,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还建立了文物日常安全巡查团队,这支队伍如同遗址的“哨兵”时刻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4]。他们严格执行旧址巡查责任制度,确保每一寸土地、每一件文物都在监管之下。同时,落实旧址安全报告制度,确保对任何可能威胁到遗址安全的行为或隐患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迅速形成应急响应机制。
(二)编织牢固精准的电子智能安全防护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文物保护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面对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群中存在的安全设备老化、各类设施亟须更新升级的现状,文物保护部门急需将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文物保护工作,构建起一套高效、精准、全面的电子智能安全防护体系。自2016年起,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便着手对多处旧址的安防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这一庞大的工程不仅涉及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等核心区域,还覆盖整个旧址群的所有重要节点。在短短五年内,馆方通过精心规划与细致实施逐步完成了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安防工程的全面部署。智能安防工程的核心在于各类智能电子科技系统的安装与运用,包括但不限于入侵报警系统、监控视频系统、门禁及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周界电子围栏系统等。这些高科技手段被精心融入旧址的日常管理体系,通过相互联动、互为补充的方式,共同编织了一张严密且高效的监控网络。该网络实现了对旧址全天候、无死角的安全守护,确保了旧址的安全与稳定[5]。
(三)提升改造消防设备
消防安全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旧址内供电系统老化、给排水管道陈旧、消防报警及疏散指示系统滞后等问题,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消防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改造。通过更换老化电线、安装消防EPS电源作为备用电源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因电力故障引发的火灾风险。同时,给排水管道的改造也同步进行,更换了陈旧管道,修缮了排水沟,确保旧址在遭遇水患时能够迅速排水,减少水渍对文物的损害。在消防报警及疏散指示系统方面,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引入了先进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监控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火灾隐患、迅速发出警报并引导人员安全疏散,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此外,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设施也得到了全面改造和强化,特别是旧址外部的消火栓布局得到了优化,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扑救[6]。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外,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还注重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培训。首先,通过设置严禁烟火和禁止吸烟等安全警示标志、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和培训活动等方式增强全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这种软硬件相结合的消防安全保障模式,为旧址的消防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其次,在提升消防设备的同时,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还根据各处旧址的实际情况构筑起全面立体的物理安全保护屏障。通过在总指挥部旧址围墙上方增设电网、在贺龙指挥部旧址配置防爬围栏、在朱德旧址加装防盗门窗等措施,有效防止了非法入侵和破坏行为的发生[7]。这些围挡障碍的设置,既考虑到了文物的安全需求,又兼顾了美观和实用性,实现了安全与美观的双重保障。
四、结束语
南昌八一起义遗址的文物保护不仅是对历史遗产的尊重与守护,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通过打造专业尽职的“八一守护人”队伍、编织牢固精准的电子智能安全防护网、提升改造消防设备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功地将这一革命遗址打造成为一个安全、稳定且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艾楠,胡栩源,刘斌.“调展研一体化”在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0):68-71.
[2]张涛.郑州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现状审视及应对之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6-82.
[3]姜妍.赤峰地区革命遗址保护现状及策略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6):45-47.
[4]张博.刍议山西军工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原则与路径[J].中国军转民,2023(11):54-58.
[5]汪伟强.安徽省宣城市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调查研究[J].新农业,2022(4):82-83.
[6]熊野川.红色革命遗址保护规划法规问题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9(33):127-128.
[7]王伟赟,侯茂文.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标准化建设研究:以安徽铜陵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22(5):67-72.
(作者单位:内蒙古博物院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