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3 10.16

打印

7根圆明园石柱万里归家记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李瑞

浏览次数:38626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
  回归,牵人心弦。10月13日,在北京金秋时节,国家文物局正式将7根圆明园石柱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流失海外百余年的7根圆明园石柱跨越万里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继圆明园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图片.png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7根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是我国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和又一重要进展,也是政府、高校、社会力量,通力合作、久久为功,助力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家的最新案例。

通力合作 铺就回归之路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流失海外文物总是牵动国人心弦。
  7根圆明园石柱原为圆明园西洋楼的石构件,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万园之园付之一炬,珍贵文物被掠,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往事,在百转千回里顾盼着魂牵梦绕的家园,也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弦。
  圆明园石柱回归祖国,经历了曲折又漫长的过程,十年间,国家文物局始终协调各方铺就石柱回归之路。
  2013年8月,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应邀参观科德博物馆,发现展出的圆明园石柱,当即表达了希望圆明园石柱回家的愿望。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怀揣爱国之情以及对母校北京大学的深情厚谊,黄怒波决定推动石柱回到中国,存放于北京大学校园里进行展览。经反复商议,科德博物馆内部就石柱回归一事达成一致同意意见。
  10月,科德博物馆前馆长爱兰德带领科德博物馆基金会成员应邀访问北京大学、中坤集团和圆明园。11月,北京大学相关专家及中坤集团代表访问科德博物馆,初步判断科德博物馆馆藏石柱疑似源自圆明园的石构件。12月,经过多次沟通,中坤集团、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签署三方合作协议,约定将7根石柱运回中国,并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4月,挪威文化部审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馆关于该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许可,同意将石柱归还中国。
  2019年10月,国家文物局积极协调北京大学和中坤集团,推动将该批石柱存放在圆明园或其他具有文物进境免税资格的博物馆。2020年9月,为促成石柱尽快回到中国,北京大学委托中坤集团全权负责7根石柱的运输等相关工作。

图片.png

图片.png

7根石柱运抵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2023年3月至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推动,海关总署密切配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天津管理处、北京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的多方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以“文物”名义顺利入境。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21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历经百年辗转,十年努力,几经周折,7根石柱终归故里。

践行共识 构筑归根之途

  石柱是阶梯的支撑,是殿宇的柱梁,更是民族情怀的基石。让漂泊在外的文物回到故土,是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使命,亦是祖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
  回归的7根石柱均为汉白玉材质,通高约80—92cm,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筑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顶部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相关专家开展实物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7件文物为汉白玉质地,工艺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缠枝几何纹饰,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质地、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略有风化痕迹,据工艺、纹饰和材质情况,可定为真品。原持有者于民国时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该组文物应为其在此时期获得并流出中国。

图片.png

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开展实物鉴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考古研究与保护利用。如今,正觉寺全域经升级改造,正式成为圆明园博物馆。
  为更好弘扬、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经研究决定,将7根石柱划拨给原属地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永久收藏,为其回归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
  归来不是终点,为更好回顾圆明园石柱颠沛流离,远离故土的历史,讲述圆明园石柱艰难曲折,重回故里的历程,国家文物局指导圆明园管理处,在各单位沟通配合下,组织策划的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在圆明园博物馆开展。

图片.png

圆明园石柱回归展

  展览以7根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为主题,分为“漂洋过海”“回归之路”“石柱真容”三个单元,以圆明园石柱流失为背景,将此批流失文物回归过程作为串联,呼应同类流失海外文物在园展示情况,重点描绘石柱上的精美雕刻纹样,力求让观众了解圆明园石柱远离故土,颠沛流离,重回故里的历程,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圆明园石柱所蕴含的文物价值。展览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约50组件,在圆明园博物馆正觉寺最上楼一层长期展出,即日向社会公众开放参观。

图片.png

石柱1、2、3、7

图片.png

石柱4、5、6

久久为功 共护中华根脉

  国之所倡,民之所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在此次7根石柱回归过程中,社会力量慷慨奉献、主动作为,高等院校热心支援、建言献策,抓住海外收藏单位相向而行、释放善意的有利契机,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保驾护航,保护机构尽心履职、勇于担当。各方密切合作,历经十年,最终促成石柱回到原属地。
  十年来,北京大学持续不断地促成石柱回归圆明园,如今功成,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表示,这是海外文物回归祖国的又一盛事,北京大学将以此为契机,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圆明园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为圆明园的保护利用与考古事业的发展作新的贡献。
  “回归文物作为博物馆展品,向人们展示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不仅是中外交流的印记,是民族强大的体现,更是伟大新时代的生动印证。日后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促成更多国宝回家。”黄怒波在发言中说。
  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馆长培特·斯奈尔表示,石柱的回归于科德博物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作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中西文化的早期接触,印证了18世纪中国与欧洲的交流。希望石柱百年流亡的故事可以用于宣传教育,增进公众理解。科德博物馆愿继续与中方合作,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对话交流。
  流失之殇,感同身受。世界舞台上,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扩大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加入相关国际公约。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
  李群表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公约”等国际公约框架下,以面向未来的态度,展开务实合作,搭建多边合作平台,通过文物溯源研究、科技保护、展览交流、人员交往等多种形式,探索文物保护利用、追索返还新模式,共同抚平历史伤痕,消除分歧与隔阂,架起民心相通、相知、相亲的桥梁。

(部分图片由康晋晖拍摄)
(李瑞)
责任编辑:杨亚鹏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