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8.16

打印

国家文物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来源:求是网

浏览次数:14454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国家文物局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成果。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由15处遗产构成要素组成。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这些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等5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是统领北京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以南北向轴线统领的营城制度。考古发现证实,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遗址均已于城市的核心区域形成具有极强礼仪性的中轴线规划格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都城的规模不断扩展、功能日益丰富,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金中都的中轴线营建持续演进。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成为北京老城独特景观秩序的极致体现。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初步确立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与基本形态。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城形成“凸”字形城郭格局,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现存古代皇家宫苑、祭祀建筑和城市管理设施均始建于这一时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至1911年,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得以保持和延续,清乾隆年间对北京城规划格局的调整与完善,进一步丰富与加强了中轴线的景观秩序。1912年以后,原有服务于皇权的仪式性空间转变为服务公众的开放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的规划与建设延续并强化了中轴线居中、对称的规划格局,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基准线仍然发挥着统领性作用。

  北京中轴线北段自钟鼓楼至地安门外大街南端。钟鼓楼宏伟高大的体量,与周边街区青灰色、相对低矮密集的传统四合院建筑形成强烈对比。由此向南繁华的商业建筑清晰地限定出居中道路的街巷尺度,形成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景象。其间,万宁桥跨越玉河水系之上,为城市景观增添了柔和、温润的气质。

  再向南进入中段北部,城市景观主要由明清时期的皇家宫苑和祭祀建筑构成。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居于轴线之上,故宫居南,内金水河环抱整个皇家宫殿区;景山居北,山体苍翠森然,为其靠山;南侧的午门、端门、天安门以层层门阙形成严整的景观序列。太庙与社稷坛两组祭祀建筑则以均衡对称的规划格局分布于轴线两侧。笔直宽阔的街衢、重叠对称的建筑形成了井然、壮丽的城市景观。景山为这一区域的制高点,是俯瞰南北景观的最佳视觉节点。

image.png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位于北京中轴线核心区域的天安门、外金水桥和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包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构成中段南部,是自明清时期延续至今的重要礼仪活动空间。天安门是明清朝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外金水桥一同作为颁布诏令的场所,今天仍是重大国事活动的举办地。

  南段由正阳门经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永定门,两侧分布有规模宏大的古代祭祀建筑天坛和先农坛。正阳门城楼与箭楼雄伟壮阔,向南沿居中道路遗存可直抵永定门。南部则是明清时期皇家礼仪活动的核心区域,两组祭祀建筑群场地空阔而广植树木,森然的古柏与掩映其间的宏大祭祀建筑营造了自然、神秘的景观形态。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是明清时期皇家礼仪线路的有形物质载体,近年3处代表性道路遗址的考古发掘,揭示出中轴线南段道路的历史演变。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发展中,北京中轴线整体的规划格局与景观秩序均得到尊重与延续,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同时又在时代需求的驱动下得到不断发展与传承,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展现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规划理念对于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

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北京中轴线作为元、明、清及近现代中国首都的核心,其规划、建设与完善,反映了中华文明对于国家、城市、生活之中理想秩序的追求和塑造,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与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都城轴线相比,北京中轴线呈现出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对城市规划布局统领作用显著且延续至今的鲜明特征;与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等世界其他区域政治中心性城市轴线相比,北京中轴线承载着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礼仪文化与哲学思想,具有独特的轴线构成和景观形态特征,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重要贡献。

  中华文明“中”、“和”文化传统的有力见证。《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意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和”意为均衡有序,和谐稳定。“中”、“和”理念落实在城市选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层面,即表现为追求以中为尊、均衡对称的布局。《吕氏春秋》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中国古代典籍将都城选址的“择中”位置与天地万物的调合、国家社会的安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的核心建筑群,通过择中选址、对称格局,象征并强化了国家政权的崇高性和礼仪秩序的重要性。同时,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又具有居北面南的朝向。《周易》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对“择中”观念的强调及居北面南的朝向共同建构了中国都城中轴线的规划格局。均衡对称分布于北京中轴线之上与两侧的建筑群,表现出从区域选址到建筑设计层面一以贯之的规划理念和秩序观念,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通过城市营造寄托社会和谐安定的美好追求。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居中布置国家纪念性建筑,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人民大会堂分别对应太庙、社稷坛,坚持了中华文明“中”、“和”理念,延续了“左祖右社”的文化传统,表达了中国长期以来对人和现实社会的尊重,为北京中轴线突出价值的时代完整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image.png

  北京中轴线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图为北京中轴线(局部)鸟瞰图。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中国独特建筑美学和审美意趣的物质见证。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理想都城范式,展现出气势恢宏、秩序井然的整体空间形态,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蕴藏着对比与变化,营造出富于韵律变化、礼乐交融的空间体验。北京中轴线的各区段蕴含着严整的比例关系。内城区段从钟楼至景山北门,从景山北门至故宫午门,再从午门至正阳门箭楼,三段距离相同,均约等于故宫和景山,即宫城和御苑的进深。天安门广场在规划设计时也延续了传统格局与尺度。这些比例关系构成了北京中轴线与宫城建筑群尺度的内在联系,塑造了段落节点间的韵律节奏,使北京中轴线各部分与整体尺度形成了有机统一的关系,将历史与现代的城市空间融于一体。北京中轴线之上及其两侧的建筑形制遵循严格的等级性、制度性,根据位置、功能、使用者的差别,在建筑台基、屋身、屋顶、材料、色彩、装饰等各个方面采用系统化的设计语言,将等级差异性蕴含于内在秩序性,构成统一整体。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代皇家宫苑建筑中,坐落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之上的故宫太和殿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建筑,形制等级最高,是宫城最重要的礼仪空间之一。在古代城市管理设施中,天安门为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具有礼仪象征意义,使用最高等级的城门建筑形制,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钟楼和鼓楼均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上,分别采用了黑琉璃瓦绿剪边与灰筒瓦绿剪边屋面,表现出与皇家建筑明显的差别。北京中轴线两侧的四组祭祀建筑,在规划格局上具有对称性,又因意义、功能和重要性的不同,建筑形制在相似性中蕴含诸多变化。中国古代传统中以庙堂祭祀先祖,以高台祭祀自然神灵。为彰显祭祀先祖的重要性,太庙享殿在建筑尺寸、用材方面与故宫太和殿相近,是明清官式建筑最高形制。而社稷坛、天坛圜丘坛、先农坛等作为祭祀自然神灵的祭坛,均为开敞高台。其中,天坛圜丘坛是规模最大的祭坛,以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中的“天”。社稷坛为方形祭坛,坛上铺设的五色土由全国纳贡而来象征国土,土之五色象征“五行”为万物之本。北京中轴线建筑群以独特的规划格局、建筑形制、尺度与色彩的设计和变化,营造出不同区段和而不同的空间体验,自北向南构建了多层次且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展现出壮美有序的整体空间形态,又通过“红黄金碧、灰院素城”的传统色彩意象,营造出中国独特的审美意趣。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作法和民族风格,吸纳了包括古罗马建筑在内的多种建筑风格,是中西建筑文明的融合体。

  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传统的特殊见证。自古以来,礼仪祭祀活动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就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左传》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北京中轴线凸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和建设对于礼仪秩序的强调,并与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多元功能空间串联,展现出北京老城丰富而多样的文化传统。北京中轴线上的宫苑建筑与其两侧的祭祀建筑均围绕着礼仪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故宫既是明清皇帝起居朝会之所,又是举行皇帝登基等最高级别礼仪的场所,还是皇家宫外祭祀活动的起点,由此形成了以居中道路联系起的由宫城、御苑和祭祀建筑共同构成的礼仪空间。明清时期,祭祀活动需应和一年四时或重大国家事件,祭祀仪式的行进路线、典礼的方位朝向、流程的发生时间、参与仪式的人员等均有严格规定。重要祭礼一般由皇帝亲自参加,以太和殿为出发点,向南出午门,沿北京中轴线上的居中道路行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作为举行国家礼仪活动的公共空间,延续了中轴线历史上所承载的国家礼仪传统。北京中轴线亦承担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管理功能。钟鼓楼在明清两代以击鼓与敲钟的方式为城市报时,管理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日常运转秩序。天安门、正阳门和永定门作为明清北京皇城、内城与外城的正门,是城市管理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以钟鼓声为号令按时启闭城门,规范居民的起居行止。随着时代变迁,北京中轴线之上的钟鼓楼与城门建筑,已面向公众开放,登临其上可以眺望北京中轴线严整有序的城市景观与城市天际线。

  北京中轴线经过7个多世纪的积淀和完善,既吸收前代都城规划设计理念和实践成果,延续古老的以中轴线为都城规划设计基准线的历史传统,又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北京中轴线历经元、明、清3个由不同民族建立的王朝并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见证了儒、释、道以及各种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神信仰的并存,贯穿了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集中体现。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向世人展示了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增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保护和管理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对北京中轴线申遗各个阶段重大事项作出重要批示。

  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开展申遗保护过程中,颁布实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健全央地协同、多部门协调的管理体制;实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正阳门、太庙、鼓楼等一批重要文物建筑修缮,取得正阳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等一批城市考古新发现,建立遗产价值展示体系和监测预警系统等,对保护传承北京老城历史格局、整体风貌和历史文脉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申遗保护的群众参与和民生改善,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申遗之路提供了诸多经验和启示。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实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成功实现了北京中轴线全部遗产构成要素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是坚持保护第一,高质量实施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始终将文物本体保护作为工作立足点,充分发挥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机制作用,持续改善文物本体保存状况,获得国际组织高度赞赏。三是加强阐释传承工作,健全价值展示体系、丰富展示手段。构建起以综合展览为主线、各遗产点现场标识和专题展览为补充、统一规范的遗产价值展示体系,建立北京中轴线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和数字展示平台,提高了遗产保护展示能力。四是强化央地协同,完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探索建立高位统筹、央地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强大工作合力,协同完成15处遗产构成要素及遗产区、缓冲区保护整治任务,推动央属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拓了北京老城整体保护新局面。五是鼓励公众参与,夯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将申遗保护与街区更新、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紧密结合,创新推出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居民、社区和社会力量全民参与遗产保护体系。六是凝聚国际共识,在充分沟通中增进理解和支持。有效开展多边与双边工作,不断加强合作、深化共识,积极争取国际上对北京中轴线突出价值的理解和支持,为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家文物局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要求,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健全长效保护机制,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更上新台阶,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的大国首都。

(《求是》2024/16 国家文物局)

责任编辑:杨亚鹏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