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9.20

打印

“石窟走廊”:从历史深处通往更远的将来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李翔

浏览次数:10520

  聆听——千百年前,陡峭石壁间,“叮叮当当”的声声斧凿,恍如昨日。

  凝望——时间弹指一挥,一去不返。而不朽的岩石雕琢成了艺术的丰碑,丹青妙笔,彩塑壁画,绘就无言的史诗。

  石窟艺术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不断与本土文化融合发展,在新甘陕晋豫川等省区连点成片。

  这是一条“石窟走廊”,亦是一条见证古今中外交流的文化廊道。

  今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麦积山石窟考察。他说,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一代一代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要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石窟千年犹自在,人事几度到来归。

  如何让文明的瑰宝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让千年石窟展新颜、说新语? 

坚持保护第一:综合治理“奠基”未来

  云烟之中,孤峰形似麦垛。崖壁之上,窟龛密如蜂房。

  麦积山石窟,位居丝绸之路要冲,受到西域文化影响,亦被中原及南方地区文化所滋养,艺术风格独具特色。

  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中,凌空栈道上游人如织,大家争相一睹这座“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真容。为保障游客与文物安全,提升游客参观体验,栈道上增设执勤点,并采取了分流等措施,而石窟第30窟内,塑像、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也正在进行时。

image.png

  近年来,麦积山石窟分别从石窟崖体、栈道、文物本体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保护修复等工作。其中涉及的石窟塑像壁画本体保护修复的洞窟有28个,均在有序开展。

  “一系列的保护修复工作,极大改善了窟内文物保存现状。石窟保护也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转入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的综合保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介绍。

  麦积山石窟自2017年开始由敦煌研究院统一管理。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在麦积山石窟与保护修复工作人员的亲切交流,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近十年内,敦煌研究院累计完成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6处石窟本体保护修缮、崖体加固治理、环境整治提升、文物数字化、安消防建设等130余项工程,使6处石窟文物的保护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image.png

  石窟寺在我国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

  在世界遗产的石窟寺门类中,我国石窟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4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组成要素,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克孜尔石窟、彬县大佛寺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飞来峰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窟寺的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地质灾害、风化、水害、生物病害、人为破坏、保护基础薄弱、关键保护技术尚未突破、系统考古研究不足等等。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专门类别的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出台专项工作指导意见,对我国不可移动文物重要类别之一的石窟寺,从国家层面、战略高度,对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社会意义进行了集中表述。

  2021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提出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规划明确在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重要石窟寺中实施一批重要保护工程,开展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试点,对石窟寺保护项目和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予以倾斜支持。

  2021至2023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了莫高窟第38、258窟壁画彩塑保护修缮,云冈石窟第16窟保护修缮,麦积山石窟综合性保护等100余项石窟寺保护项目计划,对石窟寺保护给予重点支持。莫高窟13项壁画保护工程全面验收,龙门石窟奉先寺渗漏水治理工程顺利完工,大足石刻宝顶山圆觉洞综合性保护、乐山大佛综合性水害治理前期勘查研究等一批重要保护研究项目有序推进,以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深化石窟寺病害研究与技术探索,提升保护水平。

  各地对存在险情的中小石窟寺及时开展抢救保护,全国石窟寺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石窟中国”已见成效。 

推动科技赋能:数字技术“链接”未来

  古代的工匠与画师,开凿洞窟,勾描壁画,为世人留下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气派。

  今时今日,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团队,则以科技赋能,将历史存档,让文明永生——

  甘肃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东侧一角的房屋,虽外貌朴素,却智慧超群。它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也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全气候大型物理仿真模拟平台。

  在这里,可模拟从零下30℃到60℃的温度、从10%到90%的相对湿度;在这里,模拟干旱环境一个年周期仅需四五十天时间,实现“与时间赛跑”。

  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内所营造的自然环境,为如何防治以及开具哪种“药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也为文物保护争取宝贵时间。

image.png

  石窟保护的数字化技术,如何在虚拟修复、流失文物虚拟复位上发力?龙门石窟利用数字技术,使文物以“数据聚合”方式完成虚拟复原,利用微痕提取,使历经千年风化模糊的题记与浮雕得以芳华再现。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后礼佛图》现被收藏于美国的博物馆中。龙门石窟研究院则藏有当时辗转未运送出国、由海关交回的2000余块礼佛图碎块。

  流散百年,此心难平。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启动了《文昭皇后礼佛图》的虚拟复原工作,在完成对宾阳中洞浮雕残壁、院藏礼佛图碎块、美国展出的礼佛图浮雕的三维数据采集后,将礼佛图二维历史老照片与残壁三维模型植入统一坐标体系,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实现数据重聚和造型还原。

  数字化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途径,也丰富了文物展示的新形式。

  去年,敦煌“数字藏经洞”上线,数字孪生技术复原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动动手指,用户便可体验不同角色,“穿越”至不同时期,与历史人物互动,在感受不同场景中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也分别推出“云上龙门”“云冈石窟全景漫游”“云上麦积”等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可见“漫游”“探索”“院藏”“外展”“微痕识别”“流散遗珍”“石窟保护”等栏目,足不出户就能云游龙门,饱览学术研究成果。 

加强人才培养:专才巧匠“续写”未来

  经过70多年的努力,我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融“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于一体的中国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成为共识、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一代人的倾心尽力。

  正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说:“把莫高窟完好地交给下一代人,无愧祖先、无愧后人,这就是担当,就是使命。”

  让专业人才后继有人,让能工巧匠队伍壮大,才能源源不断地给石窟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武周山下,十里河畔,苍峰屏峙,万象生辉。距今1500多年的云冈石窟,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书。而历史,需要记载和传承。

image.png

  去年5月,国家文物局、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签订共建云冈研究院协议,持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平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持续加强云冈学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今年2月,山西大学与云冈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科研和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开展以云冈石窟为核心的山西石窟的保护、研究、利用工作和云冈学专门人才的培养。

  “应该采取措施,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转化利用提供更多的人才和学术支撑。”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认为,保护利用好一处文化遗产,不仅需要考古学,还需要更广泛的博物馆、古建筑、艺术等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和研究。

  2022年开始,山西计划连续5年为县级以下文物系统免费定向培养600名文科全科人才。同时,山西大学牵头并联合多所高校、石窟研究院成立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培养综合性拔尖创新人才。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敦煌研究院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机构,以及国内4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探索文化遗产科学保护问题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在石窟、壁画、土遗址和文物数字化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拓宽育才渠道的同时,也要用心用情留住人才。

  为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大足石刻研究院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薪资待遇、科研工作经费支持、生活补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岗位和职称晋升等政策,并建立完善《大足石刻研究院绩效考核及分配方案》《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办法》等激励机制。

  此外,该院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依托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川渝石窟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基地,打造中国南方石窟寺保护区域中心,“巢固凤自留”。

深化国际合作:汇聚力量“拥抱”未来

  彼时,驼队日夜兼程,马帮络绎不绝,行者穿越时光,中西文化交流,多元文明交融。

  今天,这份交流合作仍在续写。

  石窟寺保护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研究和技术的综合工程,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尤为重要。

  前不久举办的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上,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商中外石窟寺保护利用研究大计。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增多,突发性气候频发,石窟寺保护面临的问题更加多元。“这些挑战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还影响着全球的石窟寺,研究保护更需要国际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瀚说。

  “中国的石窟寺保护经验对韩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借鉴作用。”韩国文化遗产专家赵相淳尤其关注敦煌研究院关于数字化和风化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image.png

  当前,我国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合作当中,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更多地“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广泛交流、深度合作,进一步连结汇聚国内外保护领域的多方力量,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大足石刻研究院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合作开展“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保护”等项目,为实现大足石刻的长远保护与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文物保护机构还与东京艺术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著名机构联合开展石窟寺保护研究合作,共同守护石窟寺这一全人类的文明结晶和艺术杰作,深入挖掘传承弘扬石窟寺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和鲜活的时代精神,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座座石窟,见证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风貌的融合,宛如颗颗明珠,折射出历史长河中不灭的记忆。

  这条承载中外文化交流的“石窟走廊”,必将源远亦流长。

(李翔)  

责任编辑:翟如月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