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9.20

打印

文博场馆 共此良辰——各地多彩文化活动点亮中秋佳节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赵军慧

浏览次数:9918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在这个自古以来寄托人们阖家共聚、幸福团圆等美好祈愿的中秋佳节,各地文博场馆精心组织多彩文化活动,让公众在历史与文化的长河中,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团圆盛宴。

月映千秋 文物添彩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往今来,一轮中秋月,悠悠千古情,寄系中国人独特的情感共鸣,而带有中秋元素的文物则定格时光,成为博物馆里与古人共鸣的纽带。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节日期间迎来观众如织,策划举办的“月圆人团圆·青铜映千古”中秋节特别活动中,以馆藏铜镜“唐王游月宫”为主题的拓印体验及中秋金箔画制作,让观众了解文物故事、感受月华中秋。

image.png

小朋友们展示“唐王游月宫”铜镜主题拓印

  郑州市文物局精心策划,聚合新郑、巩义、登封文物局以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博物馆、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等单位,自编、自制、创作、创新“今宵月郑圆 文博节目单”。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城市课堂中甲骨文的“月”,到六千多年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彩陶“月亮纹”;从2700年的郑韩故城,到“嵩门待月”的盛景……与“月”相关的文物、遗址见证城市历史脉搏中奔涌的浪漫。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戏涂九秋扇”区域,大人、孩子安静而坐,对着纸扇上的精致图案涂上心仪的色彩。这项活动来源于馆内珍藏的清代著名画家钱维城的《九秋图》,扇面上选取《九秋图》中洋菊与紫木槿两种花卉,让观众在动手体验中丰富了与秋天相关的文物、自然知识。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北宋赵佶的《瑞鹤图》卷、元代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等文物借助AI技术“登上”央视中秋晚会舞台,传递东方美学的意境与气质。洛阳考古博物馆推出“穿越古今·拾趣传统”活动,孩子们通过参观壁画、空心砖等文物,了解西汉时期与“月”有关的故事;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推出“藏在文物里的中秋”社教活动,孩子们在社教老师的带领下欣赏含有中秋元素的各类文物,寻觅文物里的别样“中秋味”。

与古为新 共襄盛景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节日期间,众多文博场馆组织拜月祈福、游园雅集等蕴含传统习俗的节庆活动,备受观众青睐。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举办“博物馆中邀明月 大钟寺里共此时”系列活动,依托“镇馆之宝”永乐大钟、觉生寺古建筑群搭建场景,结合中秋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展示编钟编磬、舞蹈、民乐、茶艺等艺术表演,开展中秋文化沉浸式体验活动。

  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中秋假期吸引游客6.5万余人次,《中秋祈福》《荣胜而归》等剧目演绎、古韵甲骨文书法创作快闪、“殷墟月韵·国潮乐动”音乐会、洹河夜游《洹溯·大邑商》实景演艺等精彩活动连番不断。

image.png

观众在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观看演出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以“月映三国·雅度中秋”为主题,开展拜月、雅集、趣游、潮玩等互动活动。“诸葛亮”穿越时空翩然而至,主持中秋拜月仪式,诵读祭月诗歌,带领身着汉服的小朋友们吟诵中秋名篇佳句,一起行拜月礼,放河灯祈福,体验中秋节庆民俗文化。

image.png

小朋友们在成都武侯祠体验中秋节庆民俗文化

  在浙江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手工拓染花灯、古城月饼制作、放花灯、猜灯谜等活动点亮古城,园区内还布置了中秋特色装饰,融合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为前来的游客提供了良好观光体验,游览同时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中秋节期间,南京博物院全天开放12个小时,迎来超6.5万人次的观众,创新推出18项夜游项目,提供81场公益讲解和社教活动,超2.9万件文创商品被观众带回家……特别是主题为“月满金陵 相约南博”的中秋夜游活动,包括舞蹈快闪、老茶馆南京白局展演、做花灯、绘月兔等丰富多彩的游览互动项目,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体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怀团圆美满之情。

  湖北省博物馆的“礼乐学堂”则选用飞花令,打开中秋“月”。活动邀请现场观众以“月”为主题吟诵古诗展开精彩比拼,气氛热烈,吸引了不少观众踊跃参加,一句句脍炙人口的名词佳句,赢得了阵阵叫好声。

  安徽博物院推出的“中秋:朗月——博物馆里的节日”特别活动中,不少少年儿童在家长陪同下前来学习中秋的由来,了解中秋节传统习俗,欣赏与中秋节相关的文物、神话故事,再亲手制作一幅金箔画,体验活动将中秋节的氛围拉满。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镜月流光 中秋雅集”中秋节主题活动中,套圈、射箭、投壶等传统体育娱乐项目现场热闹非凡。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游星星的故乡 赴月亮的约定”系列社教活动,通过手作兔灯、手作船模DIY体验、古典诗词品鉴等活动。西安半坡博物馆以民俗节日为载体,寓教于乐普及人文科学知识。旅顺博物馆邀请观众在纸笺上书写中秋相关诗句并制作花灯同庆佳节。一项项精彩纷呈的体验活动不断吸引着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image.png

观众参与陕西历史博物馆“镜月流光 中秋雅集”中秋节主题活动

家国于心 人月两圆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小家”是团圆起笔,“大家”是佳节终章,中秋月寄托着对团圆美满的深切向往,也蕴藏对国泰民安的诚挚祈愿,家与国同频共振,激荡出沉甸甸中秋情愫。

  中秋假期,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签名留言送祝福活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的留言墙,成为观众表达情感的重要场所。观众通过在留言墙上签名、留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为红岩发声,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活动期间,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还特别准备了红岩书籍作为纪念品赠送,让观众能够通过阅读了解革命历史,汲取精神力量。

  在“月满中秋,情系井冈”主题活动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观众打造了一个集文化、历史于一体的中秋佳节体验。专业讲解员带领游客参观博物馆,讲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故事,安排以中秋节和革命历史为主题的红色歌谣演唱,设置与中秋节和井冈山革命历史相关的问题,让观众在欢度中秋佳节的同时,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感怀国家安定来之不易。

  今年也是甲午海战爆发130周年。中秋节当天,由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指导、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特别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实证甲午——历史的回响”特别报道上线。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山东博物馆等地作为分会场进行现场连线,直播相关纪念活动,带领观众跟随考古钩沉,实证甲午风云,穿越硝烟、铭记勇气、向海图强。观众重温甲午战争的历史细节,纷纷点赞,“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自强故事,告慰先辈,唤起同侪,勉励后人。时代的浪涛中,我们一起启程,留下属于时代的作品。历史时刻,我们在历史现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展厅里,身着汉服的讲解员带领观众走过广西悠久、多元、融合、开放、同心的古代文明进程,通过文物展览的生动展示,让观众们深刻领略了广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通辽市博物馆开展“中秋话团结——文物视角下的民族融合展”主题宣传活动,介绍了玉如意、定窑紫釉印花碗、金凤鸟步摇冠饰等文物背后民族融合的故事。吐鲁番博物馆则走进火焰山镇巴达木村开展“中秋古韵·情满火洲”主题活动,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说、节日风俗等,同时,结合流动展板讲解,让村民进一步了解家乡历史。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博场馆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image.png

通辽市博物馆中秋节主题活动

  中秋假期三天,众多文博场馆纷纷取消周一例行闭馆,夜间延时开放,方便观众进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据统计,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人数达105万人次,陕西省文博单位接待观众174.75万人次,重庆市99家博物馆、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25.27万人次……公众“文博游”热情高涨。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文博融入万家灯火,点亮传统文化之美。

(赵军慧)    

责任编辑:翟如月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