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利川市,孙绘、孙孺父子的名字在当地文物保护界传颂已久,他们被誉为“文物普查世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孙家两代人接力参与了全国文物普查的“二普”、“三普”直至“四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与守护。
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孙氏父子感慨文物调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并表示这份工作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旨在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全国各地的实地考察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半个世纪的坚守
尽管孙绘已75岁高龄并已退休,但他依然精神矍铄,热情地向记者们介绍大水井古建筑群的历史。他自豪地表示,自己是将大水井古建筑群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亲历者,其间的点点滴滴都是他50多年从事家乡文保事业辛勤工作的见证。
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利川市,是一处融合了土家族、苗族、汉族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末清初,总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由李氏庄园、李盖五宅院和李氏宗祠三部分组成。这些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装饰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什么时间修建,什么时间重修,哪里进行了翻修,每个建筑本身背后的故事……这位老人向记者们娴熟地讲述这个与他结缘颇深的文物建筑群,仿佛将自己和记者带回了他的青春岁月。
1978年,孙绘从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学习后便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文物工作,为大水井古建筑群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出了很大贡献。
孙绘表示大水井古建筑群的特色之一是其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它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展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筑群中的李氏宗祠和庄园建筑宏伟,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
孙绘有两个儿子,除了孙孺,他的小儿子孙喜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担任副馆长。两个儿子都跟随父亲的脚步,投身于文物保护领域,受到他对这一事业的奉献和热情的启发。
这位资深的文物保护者目前依然活跃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线,主编了《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并先后在2017年、2018年荣获全国“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称号。他坚定地表示:“我会一直工作下去,直到我无法动弹。”
传承父辈精神
《环球时报》记者跟随文物普查队来到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土家族山寨——鱼木寨。在那里遇到了如今已53岁的孙孺,他现在是利川市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鱼木寨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土家族山寨。它被誉为“天下第一土家古寨”,以其险峻的山势、幽静淳朴的环境和独特的土家族文化而著称。鱼木寨的建筑雄壮瑰丽,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仅有一条狭窄的石板古道通往寨门。寨内的土家族居民保持着传统的婚丧嫁娶习俗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如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等。
孙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鱼木寨也是他文保生涯的重要一站,他对鱼木寨的每个家庭都很熟悉。
在父亲工作的耳濡目染下,孙孺于20世纪90年代参加文保相关工作,并于1991年参加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条件艰苦,他负责用笔和纸绘制文物图像,并自学计算机绘图。
“那时候,没有人确切地教你怎么做;是边工作边学习。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六边形战士,能够完成任何任务。”孙孺开玩笑说。
当时,没有高科技设备,他不得不借用当地文化局唯一的相机,为这些文物拍摄珍贵的黑白照片以供记录。
相较于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只有简单的文字描述,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有文物的黑白照片和配文,再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用GPS定位文物的坐标位置,补充文字和彩色照片,年代认定,图纸描述。
“到了第三次普查时,我们有了专门的文化普查车辆。”孙孺回忆道。
现在,随着“四普”持续开展,有了多部门合作,更多的员工支持和技术革新。无人机和实时运动技术可以将文物的坐标精确到厘米,这些变化让孙氏父子感受到了国家科技发展之迅速以及对文化事业的重视。
“一些文物位于悬崖和陡坡上。现在,我们不需要冒风险徒手攀爬,而是可以使用无人机准确收集数据,这非常方便和准确。”孙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他还幽默地提到了他在野外调查中面临的“四大天敌”,即蜂蚁蛇虫。他回忆自己有一次在田野调查中正在用镰刀除去文物周边的杂草,突然一只野蜂蜇了自己的手,片刻后手就不能握刀了。“田野工作就像冒险,县城村落里有很多灌木丛和地沟,这里都是蛇喜欢出没的地方。” 他补充道。
工作三十余载,孙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一直谨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坚忍不拔,始终不渝”,并对他的工作和其价值表达了深厚的感情,“传统文化的根源就蕴含在这些文物中,我们一定要守护好他们。”
(《环球时报》记者 陈茜)
责任编辑:翟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