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2.01

打印

“他”说丨何以中国 共话泉州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李瑞 李元梅 李翔

浏览次数:37697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1月28日,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指导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启动。来自文物、网信、媒体领域的嘉宾在启动仪式主题讲述环节,以“向海泉州”,探寻“何以中国”的文明脉络,多角度阐释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维度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梯航万国 兼收并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走上舞台,分享了海交馆文物展品背后的故事以及蕴含的历史意义。
  海交馆的镇馆之宝,是一艘沉睡了700多年的南宋福船,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唯一一艘从海外返航的古代远洋商船。“怎么判断它是返航的商船呢?”丁毓玲说,“因为在船上,考古发现了多种外国商品,比如沉香、乳香、檀香、龙涎香、胡椒等。”
  宋代是香料进口最多的时期,品种多达300多样,对促进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货船的商品上绑着木质牌签,写着人名和商家店名,有96件之多,反映出当时泉州香料贸易的繁盛。”丁毓玲笑着说,“现在流行的海外代购,宋元泉州早就有了,船主装完货,就把空闲的舱位交给船员,让船员自己带货买卖,以抵工钱。”
  海交馆的另一件文物,元代石刻“四翼天使”深受观众喜爱。“天使手捧莲花和十字架,背后有两对翅膀,这是基督教天使的特征。但是天使端坐在祥云上,脖子挂着一串圆珠,身后还伸出两条飘带,这是中国唐代菩萨的造型。”丁毓玲介绍说,“在同一个人物形象上,出现了道教、佛教、基督教、民间信仰等多种宗教元素,反映出当时泉州多元文化交融的深刻程度。”
  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22个系列遗产点巧妙地把生产、运输和销售的空间结构,以及关键性的制度、社会和文化因素整合起来。正是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泉州的崛起,成为10至14世纪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
  梯航万国,向海图强。“在海交馆,感受泉州的海洋文明、中国人的航海基因。我们将继续通过文物、研究和展览展示,向世界讲好中国探索海洋、以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丁毓玲说。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时间胶囊 一艘船的故事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作为“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讲述了这艘船的故事。
  800年前,开启了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与海交馆那艘从海外返航的沉船不同,‘南海Ⅰ号’是800年前的南宋时期满载货物去往海外贸易的商船。综合船载文物的信息判断,我们认为这是一艘从泉州港出发的商船。”孙键说。
  如今,整体打捞的“南海Ⅰ号”,如一颗时间胶囊,为我们打开了尘封800年的历史记忆。
  “南海Ⅰ号”于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经发掘,出水文物近十八万件,既有贸易货物、生活用具,也有旅客所携带的个人物品等,再现宋代海外贸易、人员往来以及生活形态。
  孙键介绍,在船货当中,瓷器占比最高,是其时广受世界欢迎的畅销品,铁器的数量也非常庞大,铁制品出口表明通过海外贸易将中国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传播到了不同地区。大量金叶、银铤、铜币的出现,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体系的成熟。
  孙键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双向奔赴的旅途,它将中国文化和风俗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也将外来元素带回到这片大地。“南海Ⅰ号”上发现的胡椒、玻璃等是来自异域的物种和制品,极大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
  作为水下考古工作者,孙键说,“能参与其中是幸运的,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南海Ⅰ号’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的历程,也是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珍视的标志。”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桥”见中国 “桥”见自信

  宋代,泉州港掀起了一波令人惊叹的造桥热潮,能工巧匠们因地制宜,破解技术难题,在300多年里,建造139座跨江跨海的大石桥。如今仍在使用的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是当时鼎鼎有名的“超级工程”。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曾全程参与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这一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泉州桥梁文化的独特魅力。
  李国宏介绍说,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稳固的桥墩是整座大桥的“定海神针”。泉州工匠脑洞大开,想出一个奇妙的办法,在桥基和桥墩上人工种植牡蛎,利用牡蛎外壳吸附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性,让桥梁基础变得更加牢固,这种办法被称为“种蛎固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建造的案例。洛阳桥还首创“筏型基础”“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载入世界桥梁史册,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与洛阳桥不同,建造安平桥,泉州人发明一种“睡木沉基”的新技术,修筑桥墩之前,先在海底铺设纵横交错的枕木,再把条石一层层叠压在枕木上,解决了桥墩承重的难题,造就安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
  “造桥资金从何而来?”李国宏说,“泉州人巧妙采用‘众筹’模式,发动社会捐款,并树碑镌刻捐资者的名字,以表彰他们的善举。这种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良善民风民俗一直延续至今。”
  李国宏认为,跨海石桥梁的建成,是政府、商人、平民、宗教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晶,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又反映出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技术革新。
  泉州的造桥史,闪烁着“涨海声中万国商”的荣耀。“桥”见中国,瞧见的正是中国海洋文明的智慧之光、自信之光。

中国海交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姜波:世遗泉州城 市井十洲人

  泉州是一处“对全人类具有突出价值”的世界遗产,它承载了人类古典航海的历史记忆,也是“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海洋文化遗产。
  “1291年,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海舶云集、樯桅林立的东方贸易大港,其香料贸易之盛,甚至远超地中海世界的亚历山大港。”回望历史,中国海交史研究会副会长姜波娓娓道来。
  游走古城,姜波满怀感慨:“泉州堪称一座‘光明之城’,曾经照亮了东西方交流的海上航路。岁月流转,曾几何时,它却像谜一样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直到二十世纪,考古学家才证实古代的刺桐就是今天的泉州,这座东方古港的神秘面貌才终于被人们揭开。”
  这座被刺桐树掩映的美丽海港,曾经接纳了来自东南亚、波斯、阿拉伯、印度、锡兰乃至地中海世界的使臣、旅行家、商贩与香客,由此而形成了极富文化多样性的城市遗产景观:通淮关岳庙与清净寺比邻而居;佛教与印度教和谐共处;天后宫的焚香,在德济门外的番坊里飘扬;摩尼光佛的背光,照亮了僻居城郊的草庵;改名换姓、寓居泉州的锡兰人,时至今日,依然生活在这座刺桐古城。
  因为航海,这座城市留下了“拜码头”的语言记忆;因为航海,人们有了“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
  泉州,恰似一颗海上明珠,串联起古代中国文明、东南亚文明、印度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乃至地中海文明,独具东方神韵,将“丝绸之国”“茶香古道”和“千年瓷都”蕴于一体。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丝绸与中华文明一路同行

  “如果问,什么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国。我想,‘丝绸’一定是答案之一。”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对“何以中国”有着自己的理解。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可以分为陆上和海上,从物流性价比来说,海丝显然具有明显优势。唐代安史之乱后,对外贸易逐渐从陆上转到海上。泉州抓住机遇,在宋代一跃成为重要港口。到元代,泉州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周旸认为,泉州代表着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史料记载,从泉州出口的丝绸,可远销越南、印度、坦桑尼亚等23个古国。南宋初年,泉州关税占国家财政收入20%。其中,丝绸功不可没。“南海Ⅰ号”沉船中发现丝绸,就是最好的实证。
  “为什么丝绸贸易会如此利润丰厚并长盛不衰?”周旸解释道:“我们知道,人类长期以来依赖的纺织纤维,无外乎丝、毛、棉、麻,其中,丝具有优异的纺织性能,被誉为‘纤维皇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在中国起源,之后蓬勃发展,沿着丝路向外传播,将世界装扮成一片锦绣。”
  回溯五千多年来的历史,周旸慨叹:丝绸与中华文明一路同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标识。
  丝路因丝绸而生,丝绸又藉由丝路成为全球化物品,极大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丰厚的丝路精神。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赋予古丝绸之路以新的时代内涵。
  周旸说:“丝绸穿越历史而来,是丝绸之路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今天,发挥丝绸题材优势,讲好丝路故事,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神奇中国白 匠心德化“龙”

  宋元泉州“定制化”生产了很多外销瓷。军持是其中一种,是国外宗教徒用来净手、贮水的器具。南宋年间产于德化的龙纹军持,体现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宋元时期,德化有40多处窑址烧制青白瓷,一年产量数百万件。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认为,泉州能成为那时候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与当地强大的瓷器生产力息息相关。
  龙窑,如龙一般卧在山坡上。尾林窑址从上到下依次是宋代龙窑、元代分室龙窑和明清横式阶级窑,展示了德化窑炉技术的创新迭代。郑炯鑫称其为“一眼千年”,一眼望穿德化瓷的千年发展。
  明清时期,德化涌现出了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一批瓷塑大师。相传,何朝宗每创作一个作品,如果发现瑕疵,就立刻砸碎重做。直到现在,德化仍然有很多瓷塑艺术家追随这种匠人精神。郑炯鑫说:“在德化,砸瓷器‘噼里啪啦’的响声很普遍,但这个声音很‘贵’。欧洲人很喜欢我们的德化白瓷,他们起了一个名字——‘中国白’。”
  现在,德化县陶瓷企业多达4000余家,从业者10万余人,德化瓷销往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前两年卖到脱销的“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陶瓷版,就产自德化。
  去年8月,“德化白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一票难求,被网友称作“远看是纱,近看是瓷”。郑炯鑫称,因为太火了,这个展览延长到春节。他说:“欢迎北京的朋友到国博感受神奇的‘中国白’,更欢迎大家龙年到德化陶瓷博物馆‘寻龙’。”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何以泉州 人和文兴

  200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研究部署了泉州的申遗工作。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全程参与了泉州的申遗。
  2019年,她负责了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找铁”。
  当时,他们翻遍了资料,找到和冶、铁、炉等字相关的一千多处地名。第8次来到安溪青阳调查时,遇到一位热心的老人,听说他们要找铁,立刻领着他们去找他幼年记忆里的下草埔铁场。
  循着这条宝贵的线索,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发掘下,吕秀家他们找到了青阳冶铁遗址。而这,正是全国首个科学考古发掘的块炼铁冶铁遗址。
  吕秀家带来了一块见证历史的铁渣,产自安溪青阳,已有上千年历史。
  “泉州申遗成功,是有无数个像青阳老人这样的普通泉州人做出了贡献。”为什么是泉州?在吕秀家看来,泉州遗产从来不是孤立的,是鲜活的。老百姓生活在遗产里,遗产就在身边,见人见物见生活,有血有肉有灵魂。申遗成功,第一次在世界遗产领域实证了中国的海洋文明,帮助大家在更广阔的视野下重新认识泉州的价值。
  申遗成功,大大激发了本土泉州人对文化的热爱,泉州世遗已有百名观察员、千名志愿者、万名守护人。泉州文物“活起来”了,泉州旅游火爆“出圈”,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2023年泉州市核心区鲤城区老百姓存款增加了60多亿元。
  世遗泉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吕秀家坚信,“网红”泉州一定会持续长红!越来越好!

福建省文物局专家库专家刘大山:46载春秋守护根脉

  刘大山是一名泉州的文物修缮工匠。
  其他嘉宾上台,都带了各种珍贵的历史物件。他说,他带来的是一双手,这双手修了46年文物。
  他从小生活在洛阳桥边,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洛阳桥修缮保护好。1993年,国家文物局核拨近700万元修缮保护洛阳桥。“国家交给我主持修缮,我的梦想成真了。”刘大山说。
  他根据每天的海水涨落规律排班,趁退潮时抢时间来完成水下的作业。修复后的洛阳桥,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它的历史价值。
  后来,他又陆续主持修缮了天后宫、都江堰二王庙、山海关长城等83处国保文物。
  在修缮泉州府文庙时,他们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避免在修缮中造成二次破坏。修缮完成后的文庙稳固如初。刘大山介绍说,“偷梁换柱”。这个成语本来不是贬义的,它来自中国古代建筑的修缮技法,指的是在不触动整体建筑结构的情况下,更换大梁、柱子。
  “凭借一手修文物的本事,我这辈子干了这件有意义的事,值了”说到这,刘大山目光炯炯有神,语气铿锵而有力。

世遗泉州推荐官、泉州申遗主翻译曾国恒:半城烟火 文明共享

  时隔两年多,申遗成功的那一刻对于世遗泉州推荐官、泉州申遗主翻译曾国恒来说仍记忆犹新——
  2021年7月25日下午5点38分,世界遗产大会主会场的落槌声响起,随着大会主席宣布“泉州全票通过”,一直守在现场的泉州代表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爱拼才会赢”这首代表闽南人敢闯敢赢精神的歌曲,突然响彻全场。
  为了这一刻,泉州努力了20年。
  泉州申遗的主题,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最能反映泉州的价值和地位?怎么翻译最贴切?彼时,一连串的问题摆在眼前。
  曾国恒介绍说,经历反复考察和交流磋商,国际专家建议使用“Emporium”,也就是“国际商贸中心”这个词,让泉州遗产更具国际理解度,更容易看懂,更具象。以Emporium of the World来阐述宋元泉州“世界货舱”“世界商贸集散地”的地位和概念,申遗的主题更聚焦、更清晰,也更大气地呈现出来。
  泉州的世界遗产的价值是之于全人类的。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在这座“光明之城”交汇成了令人震撼的遗产。在曾国恒看来,“泉州申遗成功,是对所有热爱遗产、保护遗产的泉州人最好的褒奖。”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陈伟平:漂洋过海来看你

  同文、同种、同根生,是海峡两岸亘古不变的主线,也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策展布展的主题。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陈伟平分享了如何借助博物馆紧连闽台的缘、两岸的情。
  一口铸造于清代的铁钟是闽台缘博物馆的重要文物,刻有46家商号名称,见证了当时闽台两地商贸往来的繁荣。“山河为证,文物为证,两岸的情缘谁也无法割舍,谁也无法否定。”陈伟平说。
  多年来,闽台缘博物馆致力于闽台历史溯源展览展示,致力于涉台文物的征集与保护,致力于扩大民间与民间交流以及为两岸同胞寻亲寻根提供服务。截至目前,接待台胞超过75万人次,从台湾岛内征集和接受台湾同胞捐赠的馆藏实物6800多件。
  海峡难隔鸿雁,岁月不改人心。2019年起,闽台缘博物馆开展“两岸家书”抢救性征集与研究。一封封纸短情长的家书,诠释的是民族大义、家国情怀。
  陈伟平回忆起2022年台湾博物馆老馆长施明发寄来的一封信。“信上说,‘希望我们帮忙彰化田头仔梁氏寻找族谱。’跨海之托,必当全力以赴。2023年5月,77岁的梁栢楦老先生带着家人从台湾回到南安翔云祭祖扫墓,他把这次返乡之旅称之为‘种子行动’,他说‘期望种子发芽,下一代也能来’。”
  “文化是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闽台人民心气相和、性情相知;闽台乡土气息相通、情缘相牵。”陈伟平说,“我们要讲好血浓于水的故事,守护生生不息的根脉,这是心里的一份惦念,更是肩上的一种责任。”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向海泉州 寻根探源

  福建鲜明独特的海洋文化积淀形成了瑰丽丰富的文化遗产,现已发现并确认的水下文化遗存近50处。在“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上主题宣传活动上,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发布了三项相关考古成果。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等在福建平潭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取得重要进展,初步构建了中国东南沿海与岛屿地区距今约7500至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复原了东南史前人群的生业形态,揭露了东南沿海地区7000多年以来史前聚落形态壮大发展规律。同时开展的多学科研究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史前人群和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很可能是南岛语族的直接源头。考古成果揭示出中华文明海洋性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规律。
  “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重现了我国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发掘揭露一艘木质船体,出水龙泉青瓷1.7万余件,是目前出水龙泉瓷器最多的一艘沉船,实证了福建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重要通道。”傅柒生说。
  2019以来,对泉州市舶司遗址的考古发掘,确认了泉州市舶司遗址的位置以及分布范围,发现了夯土台基、铺砖地面等宋元明时期的大型院落官式建筑基址和相关遗迹、建筑构件,出土了宋至清代福建安溪窑、义窑、磁灶窑、德化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等窑口生产的瓷器。
  傅柒生介绍说,“泉州市舶司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揭露并保存较好的古海关遗址,作为海上贸易的直接管理机构,反映出了泉州宋元时期海上商业贸易活动的繁盛状况,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添彩增光。”

(李瑞  李元梅  李翔)
责任编辑:赵军慧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