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返回列表

2024 03.07

打印

代表委员专访 | 王瑞霞代表:建议进一步促进国有中小博物馆发展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徐秀丽

浏览次数:33231

图片.png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今年两会,我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国有中小博物馆发展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青州市政协副主席王瑞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片.png

  2013年就已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王瑞霞,十多年来,围绕基层文物机构改革和人才培养、文物保护数字化、文物安全督察、博物馆新馆建设等积极履职、建言献策,均已得到相关部门答复,不少建议被采纳。
  国有中小博物馆发展一直是王瑞霞关心的,“这一方面和我从事的工作有关,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求。”
  “目前,我国已备案博物馆中,中小博物馆占大多数,这些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质量,影响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王瑞霞说,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措施,加之早已施行的免费开放补助、预防性保护项目、博物馆评估定级、可移动文物普查等,对改善中小博物馆基础设施、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人才激励、经费保障等方面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大多数中小博物馆从方方面面得到了提升。
  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中小博物馆在藏品数量、保护研究、展览展示、接待公众数量上各有不同。
  王瑞霞介绍,中小博物馆第一梯队的数量还是较少的,博物馆的体量、藏品数量和质量、社会影响力等已接近省级大型博物馆,节假日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第二梯队的数量较多,年开放天数在200天以上,年接待人数1万以上,博物馆体量不是很大;第三梯队数量少,这类博物馆体量小、藏品少、年开放天数少、参观人数少、社教活动少甚至没有。
  “但这三类中小博物馆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少、业务经费匮乏等情况。”王瑞霞关注到,大多数博物馆在编人员为10至20人左右,有些博物馆甚至只有几名正式职工,极个别体量较大的博物馆编制在40至50人左右。大多数人员没有文博及相关专业学历。多数中小博物馆兼有田野文物管理职能,致使人员更为紧张。多数博物馆都有1名以上熟悉专业技术的人员,只是年龄偏大。多数博物馆在经费构成上只有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业务经费未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人和钱的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博物馆发展的关键。
  因此,王瑞霞建议,将中小博物馆中体量大、社会影响力大、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纳入国家和地方共建博物馆行列,树立中小博物馆发展的标杆。督促地方按照中小博物馆工作量,逐步增加其人员编制,由国家指导,以省或地区为单位,充分利用文博系统已退休或接近退休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业务工作组,深入到中小博物馆,集中攻坚,一馆一策,用2至3年时间,帮助中小博物馆提升业务能力,针对中小博物馆领导多数为非专业出身,或没有文博从业经历,用1至2年时间开展馆长轮训。
  在解决经费困乏方面,王瑞霞建议,国家财政经费和项目向中小博物馆倾斜,以弥补其匮乏的业务经费;政府主导,设立文物保护基金,用于文物保护、陈列展览、业务研究等博物馆业务工作;明确支持博物馆部分展览收费。

(徐秀丽) 
责任编辑:杨亚鹏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