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彩绘舞乐灰陶俑

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6214

  北魏舞乐彩绘灰陶俑,共八件,高15.6至19.5厘米。1975年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八件舞乐俑均头戴风帽,身穿窄袖拖地长袍,各具姿势,后面七位坐乐俑呈现出吹、拉、弹动作,处在中心位置的是一位舞者,只见他双臂抬高如同鸟翼,华服下摆张开,配合长袖翩然起舞。此情此景,一场舞乐表演正在上演,观者如身临其境,耳边胡乐萦绕,眼前舞姿翩翩,为人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这精彩的一幕被泥工巧匠,以技艺定格,成为永不落幕的“秀场”。

image.png

  197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呼和浩特市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墓葬,立即报告了内蒙古博物馆,博物馆及时派人对该墓进行了清理。该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学路路南,其北临内蒙古大学,南四十公里为北魏盛乐故城(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此墓为单砖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此墓虽然规模不大,随葬品均为陶质,不算精致,但随葬品的组合还是比较齐全的。不仅有一套与庖厨有关的生活用具明器,还有成群的牲畜模型;特别是各种陶俑的出土,这在内蒙古地区还是首次。根据墓葬的形制,出土的遗物及随葬品组合,对比山西大同发现的北魏太和八年(848年)司马金龙墓、呼和浩特美岱村北魏初期墓葬以及河南晋墓,最终认定该墓的时代应相当于北魏拓跋珪定都平城前后。墓内的漆棺、中原流行的陶仓、井、碓、磨、灶等庖厨明器的出现和陶牛车等随葬品反映了墓主人生活习俗的浓重汉化。齐备的舞乐俑可见汉族享受生活的风习也影响到这里。呼和浩特一带,原是“分土定居”之区,墓葬又位于北部重镇白道城的近郊(东北距坝子口村土城不过五六公里),太和以前,北魏“盛简亲贤,拥麾作镇”( 《北史·魏太武五王·广阳王建传附孙琛传》),屯戍北部的各级将士乃至戍卒,绝大部分都选自拓跋贵胄或强宗子弟,因此,这座墓墓主人身份应是属于北魏的统治阶层。

  这组舞乐俑从其面部形象、穿着打扮看还存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但与其同时出土的随葬品又可窥诸多汉人生活习俗的影子。拓跋珪定都平城前后即是“盛乐时代”到“平城时代”,是拓跋鲜卑墓葬文化面貌发生重大转型的时代,拓跋原有的文化特质逐渐退居次要,越来越成为多种文化来源的融合体,大量吸收了草原其他民族和汉文化因素,并在吸收、重组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为日后北魏孝文帝改革、“胡汉一体”民族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组舞乐俑的出土成为拓跋鲜卑北方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并存,并向汉文化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是反映鲜卑音乐舞蹈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成为研究北魏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经济状况和民族关系等相关问题的珍贵资料。因此,它是一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的珍贵级文物。

典藏部  马颖

【我要纠错】